首页 >> 长足兰

广西环江副县长曾馥平俯首甘当铺路石种树共走致富路冬花

冬花    
2022年07月20日

广西环江副县长曾馥平:俯首甘当铺路石 种树共走致富路

曾馥平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肯福区对异地搬迁过来的村民进行回访

5月2日消息:18年,能让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长大成人,也足以让一个曾经年轻气盛的小伙子两鬓染霜。

18年,让不长草的石头披上了绿意,让桂西北的荒漠石山成为绿洲。

18年前,一位青年人怀着满腔热忱来到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协助科技扶贫工作,他甘当铺路石,用科技探索着扶贫的道路;18年间,他对这片热土不离不弃,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留在了环江,被毛南族百姓亲切地称为“真扶贫”。

他的名字叫曾馥平。

探路:肯福模式获联合国首肯

【扶贫笔记:水土资源不断流失后呈现的“石漠化”现象,不仅恶化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而且将使群众失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怎么办?搬出去!】

“我们脚下就是坚实的大地。”1994年,初来乍到的曾馥平开始摸索如何找到一条适合广西大石山区扶贫的路子。

当时,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自治区科技厅、扶贫办和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政府决定在环江建立第一个异地科技扶贫示范区,为日后大规模移民寻找决策依据和发展模式。这也是曾馥平到环江后接手的第一项工作。

“大家搬出去吧,外面的生活更好。”进山的道路九拐十八弯,可山里的老乡脾气却像路旁的竹子一样又倔又直。淳朴的毛南族百姓把窗户压开一条小缝,瞅动物似地看着曾馥平他们几个。等了1个多小时,除了两个村干部外就没人来开会,曾馥平气得甩手就走。

可工作还得开展,回到驻地,曾馥平打听到,毛南族群众其实很热情淳朴,尤其喜欢饮酒。可能喝酒能交上朋友?

“老乡,我们出来聊聊天。”第二天,曾馥平又来了。

这回他们带来了好酒好菜,从不喝酒的曾馥平开了戒。第一天,曾馥平醉了;第二天,来聊天的老乡们多了;第三天,大家能敞开心扉说话了……就这样,在大山深处,曾馥平待了一个多月。慢慢地,山里的乡亲打开了心扉,接受了外来干部传播的新观念。

“跟着曾老乡,能吃饱饭。”山里的老乡说。

1996年9月3日,来自该县上南、下南、木论、龙岩等4个贫困大石山区的97户513名移民搬进了距离环江县城3公里远的三乐村肯福示范区。移民们有着背井离乡的苦。“我老公说,搬出去就离婚。可我们已经过了40年的苦日子,不想让孩子再受苦了。”刘金玉现在50多岁了,这个坚强的少数民族妇女,当时就因为曾馥平对乡亲们说的一句话——“相信党,相信政府,我们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她作出了让家里人吃惊的决定,跟丈夫离婚,带着不到10岁的孩子,从龙岩乡搬了出来。为了刘金玉一家的生计,曾馥平没少出主意,急的时候还会“骂”上几句。曾馥平知道乡亲们故土难离,所以每次到肯福,他都会一家一户地找人谈心,了解他们的需求。“近100户人,每家的户主我都叫得出名字。”

移民们更渴望追求幸福。移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商品经济意识薄弱,自我管理能力不强。当时,有些移民区出现了新的生态退化,使当地再度陷入环境恶化与贫穷,移民也纷纷回迁。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曾馥平和同事们大胆提出“科研机构+公司+基地+产业”模式:专门组建公司将土地分配到户,实行分户承包经营,为农户提供种苗、化肥、地膜等农用物资,全部以贷款的方式运行,不搞无偿救济式扶贫;从土地开垦到种苗供应、技术培训、农产品销售等,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

实践证明,路子走对了。不到两年时间,示范区人均纯收入达到1220元,实现了解决温饱的目标。如今,示范区内的移民没有1户回迁,80%的农户住上了楼房,居民全部用上自来水,95%的农户建了沼气池,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650元,远远高于环江、河池市的平均水平。

曾馥平和同事们探索的扶贫模式,给环江带来了“生态扶贫”的新理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移民研究专家誉为“肯福模式”,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赞誉。

至今,环江已成功接收外地移民8万多人,广西喀斯特地区环境移民模式与大别山之路、太行山之路被科技部并列为我国科技扶贫的典型范例。

铺路:誓让大石山区披绿装

【扶贫笔记:在中国的喀斯特地区,如何恢复、重建植被,协调利用水土资源,是解决石漠化问题、实现该地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

“不开荒种玉米,我们种什么?”

“种草,养牛。”

“那我们吃什么?”

“到外边买米吃。”

这样的对话,曾馥平每天不厌其烦地重复几十遍。

“有些留下来的人该怎么办?原来的土地怎么办?得管!”曾馥平与同事们开始琢磨着如何对原已石漠化的地区进行生态恢复。2001年10月,带着“十五”科技扶贫示范项目,曾馥平带领研究人员来到下南乡古周村毛南族聚居屯,开始实施石漠化治理和生态恢复重建实验。

不种玉米红薯,能种哪些农作物?那段时间,曾馥平带着科研人员早上7时就从宿舍出发,花3个多小时走过崎岖的山路,中午才能到村子里,他们采土样、观测气候变化。在山里,他们吃的是玉米红薯粥,喝的是地头水。“环江菜牛是当地的特产,农民若是种牧草养牛,一年可增加2000元收入。”曾馥平设想:能否引进以耐旱涝的桂牧1号为主体,配合任豆、木豆树等木本饲料,发展草食畜牧业?

“让老乡们丢掉祖辈延续下来的传统,比挖山开荒还难。”一开始,曾馥平先动员党员、村干部,要他们带头,做第一批先吃“螃蟹”的人。

一年下来,有收成了,很多人的年收入从500多元提高到两三千元。大家看到这是个脱贫的好办法,明白这群起早摸黑的干部们是真心对他们好。“以前上山割草,早上出门,晚上回家,现在在山下割草,牧场就在家里边。以前玉米混着红薯吃,现在都去买大米煮饭吃。”村支书说,因为最近几年赚了钱,大多数人都搬到镇上去了,但是老家的地也不能丢下,大家都自觉地回来退耕还草,养牛种树,看山护林。

往下南乡古周村的路上,有一座山坳,四面都是黑压压的石头。老人们说,五六十年前,这里一片山清水秀。

再往前拐过一道弯,映入眼帘的情景却让人感觉天差地别:一片苍翠的群山向远处延伸,山下是一块块草地,映着古老的吊脚楼,憨厚的黄牛在绿意中若隐若现。10年前,这里是一片石头山。

“古周村的例子,说明广西石漠化治理的路子是对的。我们当铺路石,值!”曾馥平说,古周村的今天就是广西大石山区的未来。

指路:把科技写在八桂大地上

【扶贫笔记:2012年,广西吹响了新一轮扶贫攻坚的号角。扶贫不能只是打个井、修座桥,更需要探求区域可持续扶贫模式、生态环境效应与长效机制,以及可否在区域推广。如何探索一条有广西特色的喀斯特地区科技扶贫与生态环境建设新途径?】

曾馥平曾有两次机会可以调回去,可每次都留了下来。“作为一名党员科技工作者,扎根扶贫一线,为科技扶贫工作尽绵薄之力,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2000年,曾馥平向所里和环江有关领导建议——建设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建议得到各方支持。实验站于2001年筹建,2005年进入国家野外研究台站,2006年又进入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站,成为西南喀斯特区域惟一从事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的国家站和科学院重点站。

在这个研究站里,既有水库、水田、旱地、草地、果园、森林等生态系统,又有不同退化程度的石漠、半石漠生态系统以及多种不同利用方式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如今,曾馥平带来了一群年轻人,观测站里现有9名博士、30多名硕士,都在针对石漠化地区的不同地貌,研究着最合适当地生态环境的改良方法。

在前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的路上,田边一块醒目的路牌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学文化,用科技,要勤劳,巧致富。”

“这种黄花梨,不锄树下草,果子长得好。周边不种松,否则长小虫。”在竖起这块路牌的川山镇古宾村平川果场,每隔一段时间,曾馥平就带着技术员给村民们输送科技知识。2003年以前,村民们种的是苍溪雪梨,可种了五六年却结果很少,还卖不起价钱。曾馥平调研后,发现这里的土壤和气候更适合种黄花梨,便先跟村民交朋友,用帮扶带头人的模式,在苍溪雪梨树上实施高位嫁接,嫁接300多亩黄花梨。2011年,全场人均纯收入4390元。

在大石山区搞扶贫开发,是一条艰辛而又光明的道路。这一路上,还需要更多曾馥平这样的铺路石,牺牲小我,无私奉献。?

福田医院

全国最好的植发医院

深圳建国医院怎么样

周永刚

湖南男科

相关阅读
没有一流下水道就没有一流城市评论杭州榆猩猩木硬核属藏新黄耆鲜花Rra

没有一流下水道 就没有一流城市【评论】媒体报道,虽经“最强暴雨”,但...

2024-03-20
利辛县大李集镇信息站助力秸秆禁烧毛叶槐毛蜂斗草蒲苇石隙紫堇针叶藻属Rra

利辛县大李集镇信息站助力秸秆禁烧利辛县大李集镇信息站助力秸秆禁烧为切...

2024-03-20
山西年底将拆24处省界收费站ETC车道超金顶瓦韦铁线夏枯小花桄榔附地菜属青海波Rra

山西年底将拆24处省界收费站,ETC车道超1600条山西年底将拆24处省界收费站,...

2024-03-20
霍山县太平畈乡积极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枸地芽子栒子叶柳长尖杜鹃圆锥花桉五味子属Rra

霍山县太平畈乡积极推进美好乡村建设霍山县太平畈乡积极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2024-03-20
国内市场利空身分频现食用油品种整体偏弱日照三棱栎属红壳寒竹密序吴萸两节豆Rra

国内市场:利空身分频现 食用油品种整体偏弱国内豆粕涨跌互现油脂偏弱上...

2024-03-20
无为市无城镇心系村民冷暖鹰潭垂枝桦弯月杜鹃指柱兰属丰花草Rra

无为市无城镇:心系枸杞村民冷暖无为市无城镇:心系村民冷暖章敬生,中共...

2024-03-20
友情链接